我校沙葛校区师德师风专题学习活动

网站首页    教工之家    工会建设    我校沙葛校区师德师风专题学习活动
当前位置:

2018年4月21日

4月18日,菉溪小学沙葛校区德育处组织召开了师德师风培训会议。此次培训,德育处负责人陆云以“铸高尚师德,树人格丰碑”为主题作了深入的阐述。同时副校长杨建平做了重要讲话。

在培训中她提出教师工作要做到“三为”。一是师爱为魂。“师爱”是教师对学生无私的爱,它是师德的核心,即“师魂”。在很大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要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教育事业就是爱学生,学生一旦体会到老师的爱,就会“亲其师、敬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书育人就实现了其根本功能。二是学高为师。“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句话很好的诠释了教师的重要职责之一,那就是通过教师的努力让学生学到知识,学到本领,成为合格的人才,这也决定了教师必须认真的钻研教材,精通自己所教学科,并广泛涉猎相关知识,把自己这“桶水装满”,这样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教师如果没有广博的知识,就不能很好地解开学生之“惑”,传为人之“道”。三是身正为范。教师以德为本,身正为范。身教重于言教,因为教师职业的示范性极其重要,所以要求教师必须时时、处处用模范的言行去影响学生、教育学生。“为人师表”是教师最崇高的荣誉,也是教师的神圣天职。

最后,副校长杨建平谈了自己的几点体会:1、要德能兼备。教师的良好素质、渊博的知识尤为重要,“德高为范、学高为师”。才能培养出具有科学、创新精神和自主思考能力的合格人才。2、言传更要身教。教师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面镜子,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是很深刻、久远的。3、要爱护学生。要坚持一切为了学生,对学生要一视同仁,向像对待自己孩子一样,多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真心帮助解决学生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我校一贯以来坚持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从而为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为教师的提升、学生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更优良的平台。

http://s.yun12.cn/ksljxxxx/images/ncrbqdqsedw20190813165134.jpg

http://s.yun12.cn/ksljxxxx/images/tcwsy0mdjdc20190813165134.jpg

附:《师德师风专题活动发言稿》

铸高尚师德 树人格丰碑

发言人:陆云

各位老师们:

大家好!今天,由我代表德育处主持这次师德师风建设专题会议,通过学习我校教师敬业爱岗、关爱学生、严谨笃学的优秀风采。去体会“师德的含义”。

什么是师德?师是指教师,德是指道德。合起来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从事教育活动过程中,所应遵循的调节教师与学生、教师与集体、教师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比较稳定的行为规范和所应具备的道德品质。也是做好其他工作的先行条件。师德,是教师工作的精髓,可以用“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概括其内涵。

一、师爱为魂。

1、师爱为魂之一——爱岗敬业

“师爱”是教师对学生无私的爱,它是师德的核心,即“师魂”。在很大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要热爱教育事业.

我校自2014年成立,这四年中很多的老师以崇高的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精神,尽职尽责,默默奉献,用汗水和心血谱写了一曲曲敬业奉献之歌,周云老师就是其中的一位。“我要努力做一个称职的老师。”这是经常挂在她嘴边的话,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她于2014年毕业后一直在菉溪小学任教至今,参加工作4年以来,一直兢兢业业、勤奋认真、爱岗敬业、争优创先,由一名普通的老师成长为一名有责任心、有理想、有追求的学校基层骨干教师,2014年8月,作为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怀着对教育的美好憧憬,经过短期培训后,即踏上三尺讲台。初为人师,她怀着满腔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晚上认真备课,钻研教材,反思白天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学生提出的各种古怪问题,然后怀抱一揽子问题去请教有经验的老师,也跟随区数学教研组长在区各小学听课、评课。她从优秀教师身上学到了许多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课常教学技巧和成功经验,并把这些成功经验应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中。现在她担任的是一年级两个班的教学,中午是她最忙碌的时候,她穿梭在一(9)班、一(10)班、办公室,有时课间还要找几个孩子来辅导,每次批改的作业只要发现学生有某个知识点没有掌握好,她会做好记录,其实说起来简单,做起来真的很难。四年来,她就这样扎扎实实地工作着,就算是自己怀孕了,也直至最后才请假。

教师的职业有苦也有乐,平凡中见伟大,只有爱岗敬业,教师才能积极面对自身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才能自觉、不断地完善自我,才能在教育活动中有所收获。

2、师爱为魂之二——爱学生

师爱为魂。热爱教育事业就是爱学生,然而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就更加困难。据报载:去年的全国劳模、北师大林崇德教授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因为教师对学生的爱,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只讲付出不求回报、无私的、没有血缘关系的爱,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极其神圣纯真的。这种圣洁的爱是教师培桃育李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真情友谊,就会“亲其师、敬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书育人就实现了其根本功能。因此,师爱是魂。

师爱是魂,但是近来一些舆论批评某些教师是“制造自卑者的教师”。好多教师都认为,学生的优点,不夸跑不了;学生的缺点,不批改不了。因此,他们总是批评、训斥、否定学生,而很少鼓励、表扬、肯定学生。其实,在老师的眼里不应有教不好的孩子,爱学生就要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能用简单粗暴的做法对待学生或歧视学生。应当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二、身正为范。

教师以德为本,身正为范。身教重于言教,因为教师职业的示范性极其重要,所以要求自己必须时时、处处用模范的言行去影响学生、教育学生。“为人师表”是教师最崇高的荣誉,也是教师的神圣天职。这就要求教师要时时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凡要求学生做的自己必须先做到做好.

教师工作有强烈的典范性,为人师表是教师的美德。教师以身作则,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培养出言行一致的人。生活中,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学生。也许,你的打骂,会让班级出现打骂现象,也许你的打骂,会让学生滋生抵触情绪,影响成绩,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也就是说,教师就是学生的一面镜子。

三、学高为师。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句话我想大家都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这句话也很好的诠释了我们教师的重要职责之一,那就是通过我们的努力让学生学到知识,学到本领,成为合格的人才,这也决定了我们必须认真的钻研教材,精通自己所教学科,并广泛涉猎相关知识,把自己这“桶水装满”,这样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教师如果没有广博的知识,就不能很好地解开学生之“惑”,传为人之“道”。

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教师的工作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和同行交流、和学生交流、处理棘手的事情、深入了解教学情况,等等。在这些过程中,如果善于倾听、留心记忆、主动提问,就很容易发现新的知识点、了解新的动态,进而找到需要学习的重点。学习伴随人的一生,教师要确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一句话,要留心学习、主动学习、勤于学习。

结束语:

有一句话这样说:“没有榜样,你永远不能成功地教给学生以任何东西。”也有人这样说过:“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我想,我们每个教师的师德就如同这里的“榜样”和“阳光”。俗话说,亲其师,则信其道;信其道,则循其步。所以说教师是旗帜,学生如影随形般地追随;教师是路标,学生毫不迟疑地顺着标记前行。


2019年8月23日 11:45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