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周国旗下讲话 让文明礼貌之风永驻校园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让文明礼貌之风永驻校园。
我们祖国素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孔融四岁让梨”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讲文明、懂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被誉为“礼仪之邦”的重要标牌,也是现在判断一个人素质的基本标杆,从文明礼貌这小事上能折射出一个人的内涵素养。然而,“讲文明、懂礼貌”这简简单单的六个字,我们做的还不够好,据调查统计——在公共场合极有涵养的不再是中国人,被世界公认为有“绅士风度”的是英国人,被世人认为品德最为高尚的是德国人,最有公共观念,尊重人权的是美国人。所以,作为一名炎黄子孙,我们千万别丢了世代相传的优良传统,养成文明礼貌的好习惯。
也许有同学会问,把文明礼貌这些小事与一个人甚至整个民族的基本素质相提并论,是不是有点小题大做?其实不然,有位哲人说过:“当无事时,应该像有事时那样谨慎;当有事时,应该像无事时那样镇静。”而我却要说:“当小事时,应该像大事时样谨慎;当大事时,应该像小事时那样镇静。”不要把“讲文明、懂礼貌”当作一件小事来对待,因为它可以提高一个人的素质,它可以提供你生活中的机遇;它甚至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可以提升一个民族的形象。所以,今天我要对大家说:文明礼仪,一定要从我们自己做起,从日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开始做起:一声问候,一个微笑,一个行礼,一句感谢、一份爱心,都是讲文明、懂礼貌的表现。
在此,我提议大家一起努力做到:
用我们的口,礼貌地问好,亲切地打招呼;管住我们的口,不大声吵闹,不乱说脏话,不随地吐痰;
用我们的手,去日行一善,传递爱心,去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做力所能及的好事;管住我们的手,不乱扔垃圾,不乱涂乱划;
用我们轻轻的脚步,营造出一个宁静、有序、有着良好环境的校园;管住我们的脚,不追跑打闹,不横冲直撞。
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多一份热情,少一份冷漠,改掉陋习,弘扬文明,让文明礼貌之风永驻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