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市陆家镇菉溪小学德育处工作计划2017-2018第一学期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校要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为中心,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素养为目标,落实学校工作计划,遵循“承智慧之水,育诚善之人”的办学理念,重点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校园氛围,全面推进学校德育建设。
二、工作目标:
本学期依然要抓好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使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有进一步好转,抓好常规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感恩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坚持抓好班级常规、突出德育工作重点、攻克德育工作难点,结合班级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校风、班风,促进学校德育工作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进一步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德育网络,使德育工作由学校向家庭辐射,向社会延伸。开展好每个月的主题活动。
三、主要工作及措施:
1.建好“三支队伍”
一是建好学校德育工作管理队伍,完善学校德育管理网络。德育处全体人员做到分工明确,工作到人,责任到点,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尽心尽职做好每一项工作;加强团结协作,倡导奉献精神;讲究工作方法,注重工作实效;加强理论学习,维护学生权益;确立服务意识,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
二是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采用学习反思、实践研修、专题讲座、经验交流、导师引领、课题提升,“六步”培训方式。抓住“选拔、培训、激励”这三个环节,将定期组织班主任观摩学习、研讨交流以及各类班主任基本功竞赛。继续抓好新老班主任结对工作,并充分发挥“骨干班主任”的引领辐射作用。在班队活动的设计、班主任工作手册的规范填写、教育案例分析等方面加强指导,特别是落实并发挥好日常班会课的功效。安排好班主任工作,着力建设储备一批班主任后备队伍,为我校的可持续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结合学校绩效考核的修改,进一步完善班主任工作的考核、评估、激励机制,提高班主任工作积极性。
三是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加大对小红帽监督员、大队委干部的培养力度,发挥学生组织在学校、班级管理中的作用,使其成为学校管理队伍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2.常抓学生的法制教育、安全教育、感恩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通过品德与生活课、安全早教课、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图片展、演讲比赛、聘请法制副校长进行专题法制讲座等各种途径,尤其是在法制宣传月中集中开展各项安全教育活动以及法制教育活动,进行学法、知法和守法教育;同时大力加强安全教育,落实各项安全制度与措施,按照校园安全要求进行防灾抗灾安全演练,做到警钟常鸣,全面培养师生的自救、自护能力。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学校安全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针对学校实际,对食堂、课余活动以及大型活动的组织等重点安全工作,细致排查安全隐患,制定应急预案,杜绝重大事故的发生,切实打造平安校园。
通过班会、板报、国旗下讲话、专家讲座等多种形式做好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工作。班主任要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高度关注,细致观察学生有无重大的情绪变化、行为变化等明显表现,特别要对家庭离异、有厌学现象的学生倾注更多的关怀与关注,及时发现,及时沟通,及时帮助。另外要充分发挥好兼职心理健康教育老师的重要作用,对有心理困扰的学生及时进行疏导和帮助。组织好心理健康教师定期参加进阶培训。任课教师也要积极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和保证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人文环境,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地发展,也建议我们老师掌握一点点基本的心理常识,对正常学生的教育教学也有帮助,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能够区别对待,而不是简单的从思想品德的角度对学生进行教育。
3.搭建家校合作平台
充分利用好社会教育网络,拓展德育工作资源,积极争取家长、社会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支持与参与,进一步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网络,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种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使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活动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适时举办家长经验交流会,聘请公认家庭教育较为成功,具有丰富经验的家长到校为家长学员们传经送宝作经验介绍。为了倡导正确的家教方法,家长学校还可每学期开展 “书香家庭”、“才艺家庭”、“礼仪家庭”评选活动,通过评选来树立榜样,以典型引路,促进全体家长素质提高。
重视家庭、社会与学校教育相结合,抓好家庭、社会与学校“三位一体”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定期召开形式多样的家长会,开展家教交流。健全家校联系制度,在家校合作委员会建设方面有所突破。利用好家长资源,提高期中家长会的有效性,做好违纪学生的家长解释工作。家长委员会可组织家长对全体教师以及学校工作进行监督,反馈广大家长要求,并通过健康有效渠道提出合理化建议,让学校及时了解家长的心声。积极带领广大家长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以及家长学校的活动,促进学校与社区、家庭建立更加密切的联系。让家访回归学校工作常规。完善家访制度,采用有效措施使家访纳入老师工作的基本范畴。通过形式不同的家访,做好学生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促进老师、家长、学生之间的相互理解,架起理解的桥梁。利用不同形式,沟通学生在校和家庭情况,提出学生在家、在校的学习生活常规要求,使学生在教师、家长的指导下茁壮成长。
4.抓好养成教育
以“养成教育”的深入实施为核心,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学习习惯和礼仪习惯为重点,在日常工作中坚持求真、求实、求细、求效。做好每周规范班、每月先进班的评比工作。
全程育人。从学生一进入我校到六年级毕业,利用好每个育人的时机,不要等到学生问题重了才予以关注教育。9月份为“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月”,强化常规纪律、规章制度、文明礼仪专题教育。平时关注常规细节管理,对进校、升旗、请假、课间、卫生、礼仪、考试、集会等常规方面明确要求。由于学生人数众多,我们需要所有老师投入更多的精力在学生的教育管理上面;对于部分的特殊学生,我们将继续予以重点关注,继续强化和改进学生成长导师制,进一步探索成长导师制的有效方法;充分发挥团队工作的作用,进一步扩大学生干部的影响。本学期将继续实行值班领导、值班教师和值日学生的检查制度,维护纪律,保障安全,提升质效。
5. 深入开展德育科研
深入推进本校德育课题的研究,鼓励每位教师认真研究当前德育工作中出现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积极探索特殊学生群体的教育艺术,在平时的德育工作中做一个有心人,从写心得、写案例逐步上升到撰写德育论文,通过德育经验交流会、班主任工作案例评选等活动,推动我校德育科研的发展,力争有更多的德育论文发表或获奖。
本学期我们德育处将继续探索实践,努力创新德育工作的内容方法,切实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为创建学校的德育品牌,凸现德育成效做出应有的贡献。
2017-8-29